TOA鸚鵡網

DELI,F10,vetafarm,higgens,鸚鵡,維達發,德利,飼料,希根氏

  白腹凱克(金頭凱克)在國內外的數量都比黑頭凱克少,手養鳥相當親人好玩,是很多人喜愛的寵物鳥鳥種, 這幾年他們在台灣的市場普遍且受歡迎,也常見台產幼鳥,分佈地區不如黑頭凱克來的廣,有3種亞種,其價差與稀有度都算相當大,另兩種亞種就是綠腿凱克(Pionites leucogaster leucogaster,如下圖)以及極稀有的黃尾凱克(Pionites leucogaster xanthrus)。 23cm(9 吋) 主要分布在亞馬遜河流域,巴西、玻利維亞北部、厄瓜多東部、祕魯都是牠們的棲息地。 白腹凱克的幼鳥看似黑頭凱克,因為幼鳥的頭部有黑色的羽毛,黑色羽毛的分佈較不像黑頭凱克的密集與黝黑,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消失而變成美麗的橘黃色,腹部也會在2至3歲時變成純白色;棲息在靠近水源區的低地雨林內,在其分佈區南方的乾燥森林也有牠們的族群,行為與黑頭凱克非常類似,繁殖季外常成對或小群群集活動,在當地屬於常見的鳥類,但棲息地嚴重破壞使數量正明顯下降中,繁殖期約在1月,常築巢於30m的高樹上,窩卵數約為2-4顆 。   籠養的白腹凱克偶爾會發出尖銳刺耳的叫聲,但不會太吵雜,野生鳥不多,個性相當活潑與好奇,啃咬力強,須提供新鮮樹枝或玩具等東西供牠們啃咬,只能與同類飼養在一起;對各類食物與蔬果的接受度非常高,算是貪吃與易餵食的鳥種,適應環境後大多很強健,外表非常的可愛與討人喜歡,喜愛沐浴,飲食上除了一般堅果/種子混合飼料為主食外,蔬果、蛋食品、維他命等等也都須定時定量餵食。 白腹凱克的繁殖不難,國內有穩定的繁殖族群,有些公鳥繁殖期時會對母鳥有攻擊性,繁殖期多在1月至6月間,繁殖期時一天會交配數次,3、4個禮拜後母鳥會開始下蛋,在第一顆生下的前7至10天母鳥的腹部會明顯地脹大,一窩通常生2-3顆蛋,孵化期約24-26天,白腹凱克的幼鳥的成長速度很慢,比大部分的鸚鵡幼鳥都慢,30-40天大時才會開始生出毛管,羽毛長成約70-80天, 90天後離巢;與黑頭凱克一樣,多對繁殖(成對飼養)會互相感染繁殖氣氛,一對有巢態後進入繁殖階段,之後其他對會陸續跟進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本文文字內容由TOA鸚鵡網所有,圖片均經授權,未經同意請勿做任何形式轉載與翻印

白腹凱克

 

白腹凱克(金頭凱克)在國內外的數量都比黑頭凱克少,手養鳥相當親人好玩,是很多人喜愛的寵物鳥鳥種, 這幾年他們在台灣的市場普遍且受歡迎,也常見台產幼鳥,分佈地區不如黑頭凱克來的廣,有3種亞種,其價差與稀有度都算相當大,另兩種亞種就是綠腿凱克(Pionites leucogaster leucogaster,如下圖)以及極稀有的黃尾凱克(Pionites leucogaster xanthrus)。


23cm(9 吋)


主要分布在亞馬遜河流域,巴西、玻利維亞北部、厄瓜多東部、祕魯都是牠們的棲息地。


白腹凱克的幼鳥看似黑頭凱克,因為幼鳥的頭部有黑色的羽毛,黑色羽毛的分佈較不像黑頭凱克的密集與黝黑,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消失而變成美麗的橘黃色,腹部也會在2至3歲時變成純白色;棲息在靠近水源區的低地雨林內,在其分佈區南方的乾燥森林也有牠們的族群,行為與黑頭凱克非常類似,繁殖季外常成對或小群群集活動,在當地屬於常見的鳥類,但棲息地嚴重破壞使數量正明顯下降中,繁殖期約在1月,常築巢於30m的高樹上,窩卵數約為2-4顆 。
 

籠養的白腹凱克偶爾會發出尖銳刺耳的叫聲,但不會太吵雜,野生鳥不多,個性相當活潑與好奇,啃咬力強,須提供新鮮樹枝或玩具等東西供牠們啃咬,只能與同類飼養在一起;對各類食物與蔬果的接受度非常高,算是貪吃與易餵食的鳥種,適應環境後大多很強健,外表非常的可愛與討人喜歡,喜愛沐浴,飲食上除了一般堅果/種子混合飼料為主食外,蔬果、蛋食品、維他命等等也都須定時定量餵食。


白腹凱克的繁殖不難,國內有穩定的繁殖族群,有些公鳥繁殖期時會對母鳥有攻擊性,繁殖期多在1月至6月間,繁殖期時一天會交配數次,3、4個禮拜後母鳥會開始下蛋,在第一顆生下的前7至10天母鳥的腹部會明顯地脹大,一窩通常生2-3顆蛋,孵化期約24-26天,白腹凱克的幼鳥的成長速度很慢,比大部分的鸚鵡幼鳥都慢,30-40天大時才會開始生出毛管,羽毛長成約70-80天, 90天後離巢;與黑頭凱克一樣,多對繁殖(成對飼養)會互相感染繁殖氣氛,一對有巢態後進入繁殖階段,之後其他對會陸續跟進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本文文字內容由TOA鸚鵡網所有,圖片均經授權,未經同意請勿做任何形式轉載與翻印

  白腹凱克(金頭凱克)在國內外的數量都比黑頭凱克少,手養鳥相當親人好玩,是很多人喜愛的寵物鳥鳥種, 這幾年他們在台灣的市場普遍且受歡迎,也常見台產幼鳥,分佈地區不如黑頭凱克來的廣,有3種亞種,其價差與稀有度都算相當大,另兩種亞種就是綠腿凱克(Pionites leucogaster leucogaster,如下圖)以及極稀有的黃尾凱克(Pionites leucogaster xanthrus)。 23cm(9 吋) 主要分布在亞馬遜河流域,巴西、玻利維亞北部、厄瓜多東部、祕魯都是牠們的棲息地。 白腹凱克的幼鳥看似黑頭凱克,因為幼鳥的頭部有黑色的羽毛,黑色羽毛的分佈較不像黑頭凱克的密集與黝黑,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消失而變成美麗的橘黃色,腹部也會在2至3歲時變成純白色;棲息在靠近水源區的低地雨林內,在其分佈區南方的乾燥森林也有牠們的族群,行為與黑頭凱克非常類似,繁殖季外常成對或小群群集活動,在當地屬於常見的鳥類,但棲息地嚴重破壞使數量正明顯下降中,繁殖期約在1月,常築巢於30m的高樹上,窩卵數約為2-4顆 。   籠養的白腹凱克偶爾會發出尖銳刺耳的叫聲,但不會太吵雜,野生鳥不多,個性相當活潑與好奇,啃咬力強,須提供新鮮樹枝或玩具等東西供牠們啃咬,只能與同類飼養在一起;對各類食物與蔬果的接受度非常高,算是貪吃與易餵食的鳥種,適應環境後大多很強健,外表非常的可愛與討人喜歡,喜愛沐浴,飲食上除了一般堅果/種子混合飼料為主食外,蔬果、蛋食品、維他命等等也都須定時定量餵食。 白腹凱克的繁殖不難,國內有穩定的繁殖族群,有些公鳥繁殖期時會對母鳥有攻擊性,繁殖期多在1月至6月間,繁殖期時一天會交配數次,3、4個禮拜後母鳥會開始下蛋,在第一顆生下的前7至10天母鳥的腹部會明顯地脹大,一窩通常生2-3顆蛋,孵化期約24-26天,白腹凱克的幼鳥的成長速度很慢,比大部分的鸚鵡幼鳥都慢,30-40天大時才會開始生出毛管,羽毛長成約70-80天, 90天後離巢;與黑頭凱克一樣,多對繁殖(成對飼養)會互相感染繁殖氣氛,一對有巢態後進入繁殖階段,之後其他對會陸續跟進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本文文字內容由TOA鸚鵡網所有,圖片均經授權,未經同意請勿做任何形式轉載與翻印
zh_tw